戴嵩畫牛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該文運用了寓言的手法,通過記敘一位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牛失誤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故事,清楚地闡明了“實踐出真知”的深刻道理。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語言流暢明快,頗為生動。

作品名稱

戴嵩畫牛

作品別名

書戴嵩畫牛

作者

蘇軾

創作年代

熙寧元年(1068年)

作品出處

《東坡志林》

原文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與?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

注釋

本文選自宋朝蘇東坡的筆記集《東坡志林》,作者蘇軾。嵩(sōng)。

寶:以……為寶,珍藏。

尤:特別、尤其。

囊(náng):袋子。此處指畫套。

拊(fǔ)掌:拍手。

搐(chù):抽縮。

掉尾:搖尾巴。

然:認為對。

婢(bì):女傭人。

譯文

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畫的牛,(杜處士)尤其珍愛。他用玉做了畫軸,用錦囊裝起來,經常隨身帶著。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曬太陽,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是畫的斗牛??!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F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翹著尾巴在斗,錯了!”杜處士笑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边@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1]

啟示

此文章告訴我們:要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不能憑空想像。不能迷信權威,要從客觀事實出發,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