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66年,女大學生杜彩薇(林青霞飾)愛上了有婦之夫、大學政治教授張英全(林子祥飾)。但張卻在1967年中國香港工運、學運時攜家室不辭而別。杜對他既恨又愛,不能釋懷,從此過著獨居生活。
20世紀80年代,杜彩薇開始投身于教會主辦的社會工作。在澳門遇到問題少年張天安(吳大維飾),本想帶他回港,卻反被拉去幫小王裝修發型屋,從中她得知張天安曾救過小王并幫助王發展事業,由此對張印象改變。此時,張對她表達愛意,出于身份和年齡的考慮,杜拒絕了張的愛情。但他們在澳門相戀的許多景況都勾起了杜對20年前的那段戀情的回憶,他們還是走到了一起。杜離職后在好友為競選議員而展開的宣傳活動中,又遇張英全,并最后得知,張英全原是張天安的父親,張英全出于內疚,也為了撮合兒子和杜而自殺了。[1]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 | 角色 |
林青霞 | 杜采微 |
林子祥 | 張英全 |
吳大維 | 張天安 |
葉晨 | Vivian |
爾冬升 | 潘宗龍 |
潘迪華 | 杜母 |
職員表
制作人 | 徐楓、廖鳳平 |
監制 | 方逸華 |
導演 | 許鞍華 |
副導演(助理) | 黃永輝 |
編劇 | 梁淑華 |
攝影 | 陳俊杰、陳兆君 |
配樂 | 鐘定一 |
剪輯 | 黃義順 |
道具 | 趙維壯 |
美術設計 | 李仁港 |
服裝設計 | 朱麗霞 |
燈光 | 林榮 |
劇務 | 黃樂然 |
場記 | 李志佩[2] |
角色介紹
參考資料[3]
音樂原聲
獲獎記錄
獎項名稱 | 提名/獲獎 | 提名/獲獎方 |
1988年第2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提名 | 許鞍華 |
1989年第8屆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 獲獎 | 吳大維 |
1989年第8屆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 | 提名 | 李仁港 |
1989年第8屆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 提名 | 《故園風雪后》[4] |
幕后制作
1986年,許鞍華看到了一出北京舞臺劇《W·M》的劇本,后來又在中國香港看過舞臺劇《小井胡同》,由此萌生了創作一個“從當學生到當社工,主要目的是談戀愛的知識分子”的女性角色。影片的片名是許鞍華對大陸電影《今夜星光燦爛》的翻印,故事情節靈感來自川端康成的《美麗與悲哀》。
影片評價
《今夜星光燦爛》以表達女性的愛情為主,著重表現當代女性追求愛情的勇敢及果斷。此片的故事焦點是杜彩薇的兩段揪心的戀情,許鞍華生動刻畫出由這兩段不為倫理道德所接納的戀情帶來的復雜情緒,也引出對20年前戀情的無限追憶。從敘事角度上看,杜彩薇的舊情與新歡這兩段敘事線索交迭出現,但又被導演處理得有條不紊,敘事流暢自然。(《藝術時尚》評)
《今夜星光燦爛》是許鞍華執導的一部以愛情為主線的政治題材片,故事故意將女主角的舊情人與新戀人設置為父子關系,在這一看似荒誕,實則與時代背景巧妙暗合的處理手法,將女主角命運捉弄意味的痛苦感情經歷拉長了,但導演并沒有將她置于耽于懷舊,或者大受挫折、消極自憐的境地,而是有意淡化政治背景,使其積極面對、毅然承受,電影場面活潑自由,并無拘謹壓抑感。(馬曄評)